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9日
以物联网、大数据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科学研究,并为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科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科学突破已成为时代所需。
为更好地响应国家重大工程需求,顺应战略布局并推动学科发展,2023年6月,由河北工业大学陈光齐教授牵头,联合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及单位,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筹建小组,陈光齐教授担任筹备组组长,清华大学陆新征教授、武汉大学唐旭海教授、天津大学赵高峰教授、山东大学许振浩教授、东北大学何本国教授及中南大学韩征教授担任筹备组成员。在一年的紧张筹备中,筹建小组召开了7次会议,递交了分支机构申请表,经历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专家评审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和党工委的审查。至2023年12月和2024年6月,正式获批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并召开首次会员代表大会。
2024年11月2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约220位会员代表参会。会议由专委会主要发起人、河北工业大学陈光齐教授主持。大会特别邀请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周创兵院士、西南交通大学何川院士,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ICGdR)主席汪发武院士,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副主任曲大成,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马国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teven Glaser教授,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ISRM)副主席Milorad Jovanovski,同济大学张丰收教授,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代理秘书长杨军教授等嘉宾出席。
图1 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场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常务委员及委员。河北工业大学陈光齐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陆新征教授、武汉大学唐旭海教授、天津大学赵高峰教授、山东大学许振浩教授、东北大学何本国教授为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韩征教授担任秘书长。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任命,韩征教授还被聘任为党的工作小组书记,其他成员包括唐旭海、赵高峰、许振浩、何本国等人。大会上,何满潮理事长、陈光齐主任委员和新任副主任委员共同为专业委员会揭牌。专委会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协同应用,构建开放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国岩石工程和岩土工程学科的智能化转型与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前沿技术研发应用贡献力量。
图2 何满潮理事长、陈光齐主任委员揭牌
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致辞,祝贺专委会成立。他指出,我国工程建设正处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在智能建造、智慧运维和数据驱动决策等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面对复杂的工程环境和大型建设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不仅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也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安全高效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支撑。何院士强调,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将有助于推进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打造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为国家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图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致辞
学会副理事长何川院士、周创兵院士也致辞祝贺,表示人工智能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意义重大,期待新成立的专委会依托学会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国家战略需求作出贡献,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图4 学会副理事长周创兵院士致辞祝贺
图5 学会副理事长何川院士致辞祝贺
最后,陈光齐教授作为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发表致谢辞,并作了题为《2024年诺贝尔奖的启示:AI如何推动科学创新与工程变革》的主题报告。报告从2024年诺贝尔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肯定出发,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展示了专委会近期目标,激励与会成员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
图6 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齐教授致谢辞并作主题报告
	
 
                                                    




